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先天性膈疝 > 治疗

先天性膈疝(参考外科学)

先天性膈疝怎样治疗?

先天性膈疝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膈疝(CDH)是一种出生缺陷,涉及膈肌缺损导致腹腔器官疝入胸腔,影响肺发育。治疗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新生儿科、小儿外科、麻醉科等,目标是稳定生命体征、手术修复缺损,并管理并发症。


一、产前诊断与准备

  • 超声检查:通常在孕中期发现,评估疝的大小、肺发育情况(如肺头比,LHR)。

  • 胎儿干预:对于严重病例,可能考虑胎儿镜气管闭塞术(FETO)以促进肺发育,但风险高,需严格评估。

  • 分娩计划:安排在具备高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和儿科外科中心的医院分娩。


二、出生后稳定期管理

1. 呼吸支持

  • 避免正压通气:使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以减少肺气压伤。

  • 目标:维持氧合和通气,避免高氧和过度通气,防止肺动脉高压。

2. 循环支持

  • 管理肺动脉高压:使用吸入性一氧化氮(iNO)、米力农等血管扩张剂。

  • 液体和药物管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必要时使用正性肌力药。

3. 其他支持

  • 营养:通过静脉营养(TPN)支持,避免经口喂养以减少误吸风险。

  • 监测:密切监测血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三、手术修复

1. 时机

  • 稳定后手术:通常在生命最初几天至几周,待呼吸和循环稳定后进行。

  • 延迟手术:对于不稳定患儿,可能推迟手术,优先使用ECMO支持。

2. 手术方式

  • 开放手术:经胸或经腹切口,将疝内容物复位,修补膈肌缺损,可能使用补片(如Gore-Tex)。

  • 微创手术:胸腔镜或腹腔镜修复,适用于 selected 病例,减少创伤。

3. 术后管理

  • 继续呼吸支持:可能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

  • 并发症预防:监测感染、肠梗阻、复发疝等。

  • 逐步喂养:从TPN过渡到肠内营养,评估吞咽功能。


四、长期随访与康复

  • 肺功能监测:定期评估肺发育和功能,可能需氧疗或呼吸治疗。

  • 生长与发育:监测营养状况、神经发育,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 并发症管理:如胃食管反流、 scoliosis(脊柱侧弯),需多学科管理。

  • 心理支持:为家庭提供 counseling,应对长期医疗需求。


五、预后

  • 生存率:取决于疝的严重程度、肺发育和并发症,整体生存率约60-80%。

  • 生活质量:许多幸存者有正常生活,但可能有长期呼吸或消化问题。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