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内传导阻滞(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应该做哪些检查?
心室内传导阻滞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心室内传导阻滞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检查项目
心电图(ECG)
必查指标:QRS波群宽度(≥120ms提示完全性阻滞)
特征表现: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V1导联rsR'型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V6导联宽大R波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评估传导阻滞的持续性和变异性
捕捉间歇性传导阻滞
二、进阶检查
心脏超声(Echocardiogram)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检测可能的心肌病或心室肥大
运动负荷试验
评估传导阻滞在运动中的变化
检测潜在的缺血性心脏病
电生理检查(EPS)
金标准:明确阻滞部位和程度
适应证:
疑似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准备进行起搏器植入的患者
三、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心电图:无需特殊准备
动态心电图:避免磁性物品
电生理检查:需空腹6小时
随访建议:
无症状患者:每年复查心电图
有症状或进展性阻滞:3-6个月随访
重点提示:对于新发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建议排查:
冠心病
心肌炎
电解质紊乱
临床价值:
心电图是诊断心室内传导阻滞的首选方法
动态心电图有助于评估病情变化
电生理检查为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