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睑板腺囊肿,眼胞痰核,胞睑肿核,目疣)
霰粒肿如何鉴别诊断?
霰粒肿的诊断方法
霰粒肿(Chalazion)的诊断主要基于 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通常无需复杂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眼睑无痛性肿块:通常位于上眼睑或下眼睑,质地较硬,边界清晰。
缓慢生长:肿块逐渐增大,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无红肿或仅有轻微红肿:与麦粒肿不同,霰粒肿通常不伴有急性炎症表现。
视力影响:较大肿块可能压迫角膜,导致视力模糊或散光。
2. 体征
眼睑触诊: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活动度差,无压痛。
眼睑翻转检查:结膜面可见灰红色或黄色肿块,表面光滑。
二、鉴别诊断
1. 与麦粒肿(Hordeolum)的区别
特征 | 霰粒肿 | 麦粒肿 |
---|---|---|
病因 | 睑板腺阻塞 |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
症状 | 无痛或轻微不适 | 疼痛、红肿、压痛 |
病程 | 慢性(数周至数月) | 急性(数天) |
治疗 | 热敷、按摩、手术引流 | 抗生素、热敷、可能自愈 |
2. 其他需排除的疾病
睑板腺癌:罕见,肿块持续增大、不规则,需活检确诊。
其他眼睑肿瘤:如皮脂腺囊肿、基底细胞癌,通过影像学或活检区分。
三、诊断流程
病史询问:了解肿块出现时间、生长速度、有无疼痛或感染史。
体格检查:包括眼睑触诊和翻转检查,评估肿块大小、位置和特征。
辅助检查(必要时):如超声检查以评估肿块内部结构,或活检排除恶性肿瘤。
关键点
🔹 霰粒肿通常为良性,自愈或通过简单治疗缓解。
🔹 反复发作或 atypical 表现 需警惕其他疾病,及时就医。
🔹 预防措施:保持眼睑清洁,避免揉眼,定期热敷可减少发生。
建议:如肿块持续不消或增大,应咨询眼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