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月经过多(儿童月经频多)
小儿月经过多如何鉴别诊断?
小儿月经过多的诊断方法
小儿月经过多的诊断需结合 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影像学检查 以排除其他疾病。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
1. 高危因素
青春期女孩(常见于初潮后几年)
家族史(如出血性疾病)
近期感染或应激事件
使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
2. 常见症状
月经量过多(需量化,如每小时更换卫生巾)
月经持续时间延长(>7天)
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头晕)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CBC):评估贫血(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凝血功能测试:如PT、APTT,排除凝血障碍
激素水平:FSH、LH、雌激素,评估内分泌状态
2. 其他检查
甲状腺功能测试(排除甲状腺疾病)
铁代谢指标(如血清铁、铁蛋白)
三、影像学检查
1. 盆腔超声
典型表现:评估子宫大小、形态,排除结构异常(如息肉、肌瘤)
优点:无创、常用
2. 其他影像学
MRI:必要时用于详细评估盆腔结构
四、鉴别诊断
可能原因 | 诊断要点 |
---|---|
功能性月经过多 | 无器质性病变,常见于青春期,激素失衡 |
凝血功能障碍 | 如血友病,凝血测试异常 |
子宫结构异常 | 如息肉、肌瘤,超声可见 |
内分泌疾病 |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激素水平异常 |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采集(包括月经史、家族史)
体格检查(评估一般状况和盆腔检查)
实验室检查(CBC、凝血功能、激素水平)
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
必要时转诊专科(如血液科或妇科)
关键点
🔹 早期诊断重要,以预防贫血和并发症。
🔹 多数病例为功能性,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 多学科 approach 可能 needed for complex cases.
建议:家长应关注女孩月经变化,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