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溶血性贫血(参考儿科学)
小儿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小儿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其症状可以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具体表现如下:
1. 一般症状
苍白:皮肤、黏膜(如唇、眼睑内面)颜色变浅。
疲劳:孩子容易疲倦,活动量减少。
食欲不振:对食物兴趣降低,可能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2. 溶血相关症状
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胆红素升高所致。
尿色加深:尿液可能呈现茶色或可乐色,因为尿中胆红素增多。
脾肿大:医生体检时可能发现脾脏增大,因为脾脏是清除受损红细胞的主要器官。
3. 严重溶血的表现
贫血性心脏病:严重贫血时,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供氧,可能导致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溶血危象:突然加重的溶血可能导致高热、寒战、腰背痛、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注意
遗传因素:某些类型的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G6PD缺乏症)有家族史。
诱因:感染、某些药物或食物(如蚕豆)可能诱发溶血。
及时就医: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黄疸、尿色改变或孩子异常疲乏时,应尽快就医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胆红素水平等。
建议:确诊后需根据病因治疗,如避免诱因、补充叶酸,严重时可能需要输血或脾切除。定期随访监测贫血程度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