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溶血性贫血(参考儿科学)
小儿溶血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评估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下是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Hb)降低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可能正常或增高
生化检查
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乳酸脱氢酶(LDH)增高
结合珠蛋白降低
尿液检查
尿胆原增高
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时)
二、特殊实验室检查
Coombs试验
直接Coombs试验(DAT):检测红细胞表面抗体
间接Coombs试验(IAT):检测血清中的游离抗体
红细胞酶活性测定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
丙酮酸激酶(PK)活性
血红蛋白电泳
检测异常血红蛋白(如HbS、HbC等)
红细胞膜蛋白分析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膜缺陷疾病的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
评估脾脏大小(脾肿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
检测胆结石(慢性溶血并发症)
四、其他检查
骨髓检查
评估红细胞增生情况
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基因检测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分子诊断
五、检查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
避免溶血,确保标本质量
特殊检查需提前预约
临床评估:
结合家族史和临床表现
注意药物和感染诱因
重点提示:对于疑似G6PD缺乏症患儿,应避免氧化性药物和食物。
临床价值:
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关键
基因检测有助于遗传性疾病的确诊和遗传咨询
建议根据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