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梗阻(小儿泌尿系统梗阻)
小儿尿路梗阻如何鉴别诊断?
小儿尿路梗阻的诊断方法
小儿尿路梗阻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尿动力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排尿困难(尿流细弱、中断)
尿频、尿急、尿痛
腹部或腰部疼痛
反复尿路感染
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病例)
2. 体征
腹部肿块(肾积水或膀胱扩张)
高血压(肾性高血压)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分析
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提示感染或结石)
尿培养:明确病原菌
2. 血液检查
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肾功能受损)
电解质: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首选)
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膀胱壁增厚
优点:无创、无辐射,适合筛查
2. 静脉尿路造影(IVU)
评估尿路解剖结构,明确梗阻部位
缺点:需注射造影剂,有辐射
3. CT/MRI
详细显示尿路解剖,评估梗阻原因(如结石、肿瘤)
四、尿动力学检查(必要时)
评估膀胱功能,明确是否为功能性梗阻
五、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采集(症状、既往感染史)
体格检查(腹部触诊、血压测量)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
影像学检查(超声、IVU、CT/MRI)
必要时尿动力学检查
关键点
🔹 早期诊断 可避免肾功能永久性损害。
🔹 超声 是首选筛查工具。
🔹 复杂病例 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
建议:对于反复尿路感染或排尿异常的小儿,应及时就医排查尿路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