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参考儿科学)
小儿高热如何鉴别诊断?
小儿高热的诊断方法
小儿高热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体温测量、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
1. 体温测量
肛温:最准确,适用于婴幼儿。
腋温:常用,需加0.5℃校正。
口温:适用于年长儿,需含住体温计3分钟。
2. 临床表现
发热伴寒战、出汗。
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
皮疹、咳嗽、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WBC):细菌感染时通常升高。
中性粒细胞比例:细菌感染时增高。
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升高。
2. 尿常规
排除尿路感染。
3. 血培养
怀疑败血症时进行。
三、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
怀疑肺炎时进行。
2. 腹部超声
怀疑腹部感染(如阑尾炎)时进行。
四、特殊检查
1. 腰椎穿刺
怀疑脑膜炎时进行。
2. 病毒学检查
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热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接触史等。
全面体格检查:寻找感染灶或其他病因。
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表现选择。
综合分析:确定发热原因,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点
🔹 小儿高热多为感染性,需及时明确病因。
🔹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特别警惕,可能为严重感染。
🔹 持续高热不退或伴随神经系统症状需紧急处理。
建议:家长发现小儿高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