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参考儿科学)
小儿高热应该如何护理?
小儿高热护理指南
一、基础护理措施
体温监测
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枪
记录体温变化趋势
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20-22°C)
适当通风,避免直接吹风
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
二、物理降温方法
温水擦浴
使用32-34°C温水
重点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
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
退热贴使用
贴于额头或后颈
每4小时更换一次
注意皮肤过敏反应
三、药物降温指导
正确用药
遵医嘱使用退热药
注意药物剂量与间隔时间
避免多种退热药混用
药物副作用观察
注意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
记录用药后体温变化
及时反馈医生异常情况
四、饮食与水分补充
饮食建议
提供易消化食物
少量多餐
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水分补充
鼓励多饮水
可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
观察尿量及颜色
五、并发症观察
危险信号识别
持续高热不退(>3天)
出现抽搐、意识模糊
呼吸急促、皮肤发紫
应急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侧卧防呕吐物吸入
立即就医
六、心理安抚
情绪安抚
保持温和态度
用玩具、故事分散注意力
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孩子
睡眠保障
创造安静睡眠环境
避免频繁打扰
调整室内光线
七、预防措施
日常预防
按时接种疫苗
增强体质锻炼
注意个人卫生
季节防护
冬季防寒保暖
夏季防中暑
避免人群密集场所
八、就医指征
需立即就医情况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
高热伴皮疹
拒绝进食或饮水
复诊观察
体温持续38°C以上
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出现新症状
重要提示:
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
高热时避免过度包裹
与医生保持沟通
通过科学护理,大多数小儿高热可得到有效控制。关键在于及时降温、补充水分、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