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肺炎(参考内科学)
腺病毒性肺炎是怎么回事?
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
腺病毒性肺炎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腺病毒科,有多种血清型,其中部分血清型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1. 病原体
腺病毒是引起腺病毒性肺炎的直接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或眼结膜而感染。
2. 易感人群
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受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
3.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易感者吸入后可能感染。
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再触摸口、鼻或眼结膜,可能导致感染。
4. 环境因素
拥挤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可增加腺病毒的传播风险。
5. 季节性
腺病毒感染虽可全年发生,但在冬春季节更为常见,可能与人群聚集和室内活动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