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脑脂肪栓塞(参考外科学)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如何鉴别诊断?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的诊断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长骨骨折或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后。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三联征(Gurd和Wilson标准)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抽搐、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皮肤黏膜出血点:胸部和腋下多见。
2. 其他症状
发热、心动过速。
视网膜血管脂肪栓塞(眼底检查可见)。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PaO2↓)。
呼吸性碱中毒(早期)。
2. 血液检查
血小板减少。
血红蛋白下降(可能因脂肪栓塞导致溶血)。
脂肪酶升高(非特异性)。
3. 尿液检查
脂肪滴(需离心后显微镜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CT
“暴风雪”样改变(双肺弥漫性浸润影)。
2. 头颅CT/MRI
MRI更敏感:T2加权像可见多发高信号病灶。
DWI序列:可早期显示缺血性病变。
四、诊断标准
1. 主要标准(Gurd和Wilson)
呼吸系统症状(低氧血症)。
神经系统症状(排除其他原因)。
皮肤黏膜出血点。
2. 次要标准
发热、心动过速。
视网膜栓塞。
尿液脂肪滴。
血小板减少。
3. 确诊
满足 1项主要标准 + 4项次要标准,或 2项主要标准 + 2项次要标准。
五、鉴别诊断
创伤性颅内出血(头颅CT可鉴别)。
肺栓塞(D-二聚体↑,CTPA可确诊)。
感染性休克(血培养阳性,PCT↑)。
关键点
🔹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延迟治疗可导致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 MRI 是诊断脑脂肪栓塞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 支持治疗(氧疗、机械通气)是主要手段,无特异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