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慢性溃疡)
胃溃疡如何鉴别诊断?
胃溃疡的诊断方法
胃溃疡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测,必要时进行 病理活检。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上腹部疼痛(餐后1-2小时出现,进食可缓解)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
2. 严重并发症
出血(呕血、黑便)
穿孔(突发剧烈腹痛)
幽门梗阻(反复呕吐)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测
血常规(贫血提示出血)
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清抗体、尿素呼气试验)
2. 粪便检测
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
三、内镜检查(确诊金标准)
1. 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溃疡(大小、位置、形态)
活检(排除胃癌、检测幽门螺杆菌)
2. 胶囊内镜(特殊情况)
适用于无法耐受传统胃镜的患者
四、影像学检查
1. 钡餐造影
溃疡龛影(间接诊断)
胃壁僵硬、变形(提示慢性溃疡或癌变)
2. CT/MRI
主要用于评估并发症(穿孔、梗阻)
五、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采集(症状、用药史、饮酒史)
初步检查(血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
内镜检查(确诊+活检)
影像学检查(评估并发症)
关键点
🔹 幽门螺杆菌感染 是胃溃疡的主要病因,需积极检测和治疗。
🔹 胃镜检查 是确诊胃溃疡的金标准,同时可进行活检。
🔹 长期NSAIDs使用 也是胃溃疡的常见原因,需询问用药史。
建议:出现上腹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