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疣状胃炎伴米烂)
胃病怎样治疗?
胃病的治疗方法
胃病的治疗核心是 去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结合药物干预。大多数早期胃病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缓解,但若已发展至胃炎或溃疡,则需更积极的治疗。
一、生活方式干预(核心治疗)
1.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过酸、过冷、过热、油炸食品。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细嚼慢咽:减轻胃部负担。
2. 戒烟限酒
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胃酸分泌,损害胃黏膜。
限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应尽量避免或少量饮用。
3. 减压
心理调节:长期压力大、情绪波动大会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黏膜修复。
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
二、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抗酸药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减少胃酸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更强效抑制胃酸分泌。
2. 胃黏膜保护剂
铋剂(如胶体次枸橼酸铋):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
硫糖铝: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侵蚀。
3. 抗生素(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
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四联疗法:在三联基础上加铋剂。
三、其他治疗
中医调理:部分中药(如黄连、黄芪)可能辅助改善胃病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严重溃疡出血、穿孔或胃癌患者。
四、定期监测
每3-6个月复查胃镜(评估胃黏膜恢复情况)。
高危人群(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胃癌家族史者)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