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癍瘕积聚)
胃癌如何鉴别诊断?
胃癌的诊断方法
胃癌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食欲减退
体重下降
恶心、呕吐
黑便或呕血(晚期症状)
2. 体征
上腹部压痛
腹部肿块(晚期)
贫血貌
二、内镜检查(胃镜)
1. 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可发现早期胃癌。
活检: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胃癌。
2. 超声内镜(EUS)
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 上消化道造影
显示胃黏膜病变和胃壁僵硬。
2. CT检查
评估肿瘤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3. PET-CT
用于检测远处转移和评估治疗效果。
四、实验室检查
1. 肿瘤标志物
CEA、CA19-9等可能升高,但特异性不高。
2. 血常规
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导致)。
五、病理学检查
1. 活检病理
确诊胃癌的金标准。
确定组织学类型(腺癌、印戒细胞癌等)。
2. 免疫组化
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如HER2检测)。
六、诊断流程总结
疑似病例筛查(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
胃镜检查+活检(确诊)。
影像学评估(CT/PET-CT,分期)。
制定治疗方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
关键点
🔹 早期胃癌症状隐匿,需警惕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 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 病理学检查 是确诊和分型的金标准。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有胃癌家族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