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如何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的诊断方法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 和 实验室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发热:多为低热,持续1-2天。
口腔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硬腭等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手足皮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不痛不痒。
2. 重症表现(需警惕)
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呕吐、头痛、肢体抖动等。
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循环系统症状:如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
二、流行病学史
1. 接触史
近期有与手足口病患者的接触史。
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单位有手足口病流行。
2. 季节分布
多见于夏秋季节。
三、实验室检查
1. 病原学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PCR):检测粪便、咽拭子或疱疹液中的肠道病毒核酸。
病毒分离:从患者样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
2. 血清学检测
特异性抗体检测:检测血清中的IgM抗体。
四、诊断标准
1.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临床表现,有或无流行病学史。
2.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 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阳性。
五、鉴别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仅口腔疱疹,无手足皮疹。
水痘:全身性皮疹,疱疹呈向心性分布。
麻疹:有发热、咳嗽、结膜炎等症状,皮疹从头面部开始。
关键点
🔹 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及时转诊治疗。
🔹 加强个人卫生,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 疫苗接种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