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应该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通过肠道病毒传播。预防手足口病的核心在于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避免接触传染源。以下是具体预防措施:
一、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至少20秒。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避免接触患者
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如拥抱、共用餐具等。
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
不随地吐痰
教育儿童不随地吐痰,避免病毒传播。
二、环境卫生——减少病毒存活
定期消毒
家中有患者时,应定期对门把手、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消毒。
保持室内通风
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三、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
合理饮食
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适量运动
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充足睡眠
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四、疫苗接种——有效预防措施
接种EV71疫苗:EV71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的主要病原体,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
接种对象:6个月至5岁的儿童,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观察症状:如儿童出现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避免延误: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进展快,及时治疗可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