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参考外科学)
肾脏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肾脏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
肾脏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代谢废物积累、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内分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大脑功能。以下是其主要病因:
1. 尿毒症毒素积累
肾脏功能衰竭时,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这些毒素积累可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2. 电解质紊乱
如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高磷血症等,可导致神经细胞膜电位异常,引发精神症状。
3. 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影响脑细胞代谢,导致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4. 高血压脑病
肾脏疾病常伴随高血压,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引发头痛、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
5. 贫血
肾脏疾病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引起贫血,脑组织缺氧可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精神症状。
6. 内分泌功能异常
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7. 药物副作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代谢减慢,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如镇静剂、抗生素等可引发精神症状。
8. 心理因素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加重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