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参考内科学)
上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回事?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常见病因包括以下几类:
1. 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的病例。
溃疡侵蚀血管(如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导致出血。
诱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使用、吸烟和饮酒。
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约占20%-30%的病例。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量大,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诱因包括腹内压增高(如剧烈咳嗽、呕吐)、粗糙食物刺激等。
3. 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
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休克等应激状态下。
胃黏膜缺血、缺氧导致糜烂或溃疡形成。
诱因还包括长期使用NSAIDs、激素等药物。
4. Mallory-Weiss综合征
由于剧烈呕吐或干呕导致食管胃交界处黏膜撕裂。
常见于酗酒、妊娠剧吐等情况下。
5. 肿瘤
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侵蚀血管导致出血。
出血量可大可小,常伴有消瘦、贫血等症状。
6. 其他原因
食管炎(如反流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
血管畸形(如Dieulafoy病变、动静脉畸形)。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症、血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