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原发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剥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
视网膜脱落是怎么回事?
视网膜脱落的主要病因
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根据病因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落、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和渗出性视网膜脱落。
1. 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最常见)
主要病因:视网膜裂孔或撕裂导致玻璃体腔内的液体进入视网膜下间隙。
玻璃体后脱离(PVD):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并脱离视网膜,可能牵拉视网膜形成裂孔。
高度近视:眼轴延长导致视网膜变薄,更容易出现裂孔。
外伤:眼部直接外伤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视网膜撕裂。
家族史:有视网膜脱落家族史的人群风险较高。
2. 牵拉性视网膜脱落
主要病因:玻璃体视网膜界面或视网膜表面的纤维增殖膜牵拉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牵拉视网膜。
视网膜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引发纤维增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纤维化牵拉。
3. 渗出性视网膜脱落
主要病因:视网膜或脉络膜病变导致液体渗出积聚在视网膜下。
脉络膜肿瘤(如黑色素瘤、血管瘤):肿瘤渗出液导致视网膜脱离。
炎症性疾病(如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炎症渗出液积聚。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严重高血压导致脉络膜血管渗漏。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特发性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4. 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50岁以上人群风险增加。
白内障手术史:术后可能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
眼部手术或激光治疗史:如YAG激光后囊切开术。
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Stickler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