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髓质坏死(参考内科学)
肾髓质坏死如何鉴别诊断?
肾髓质坏死的诊断方法
肾髓质坏死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必要时进行 肾活检。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急性腰痛(单侧或双侧)
发热
血尿(肉眼或镜下)
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急剧恶化时)
2. 高危因素
糖尿病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镰状细胞病
尿路梗阻
感染(如肾盂肾炎)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血尿(红细胞↑)
蛋白尿(轻度至中度)
白细胞尿(提示感染)
2. 血液检查
血肌酐↑、尿素氮↑(肾功能不全)
白细胞计数↑(感染时)
贫血(慢性病或溶血)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肾脏增大,回声增强
肾髓质区域低回声(坏死区域)
2. CT/MRI
CT平扫:肾髓质低密度
MRI:T2加权像高信号(水肿/坏死)
3. 静脉尿路造影(IVU)
肾盏变形(乳头坏死脱落时)
造影剂外溢(严重坏死)
四、肾活检(确诊)
1. 适用情况
影像学不典型,诊断困难
需排除其他肾病(如肾小球肾炎)
2. 病理表现
肾髓质坏死(组织学确认)
炎症细胞浸润
五、诊断流程总结
高危患者出现腰痛+血尿,怀疑肾髓质坏死。
超声/CT/MRI检查,发现髓质异常。
排除其他肾病(如结石、肿瘤)。
必要时肾活检确诊。
关键点
🔹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避免肾功能永久损伤。
🔹 治疗原发病(如控制糖尿病、停用NSAIDs)。
🔹 严重病例需透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