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伤(参考外科学)
肾损伤如何鉴别诊断?
肾损伤的诊断方法
肾损伤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肾活检。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家族史(慢性肾病)
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
2. 常见症状
水肿(尤其是下肢和眼睑)
尿量减少或增多
尿液泡沫增多
疲劳、食欲不振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蛋白尿(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值)
血尿(显微镜下或肉眼)
尿沉渣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管型)
2. 血液检查
血清肌酐(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
血尿素氮(BUN)
电解质(钾、钠、钙、磷)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肾脏大小和结构
尿路梗阻
2. CT/MRI
详细评估肾脏结构
肿瘤或血管异常
四、肾活检(确诊金标准,但非必需)
1. 适用情况
不明原因的肾功能异常
肾病综合征
快速进展的肾小球肾炎
2. 活检结果评估
病理类型
活动性和慢性化程度
五、诊断流程总结
高危人群筛查(尿液和血液检查)
影像学评估(超声或CT/MRI)
必要时肾活检
关键点
🔹 早期肾损伤可逆,需早发现、早干预!
🔹 定期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至关重要。
🔹 肾活检 是金标准,但通常用于复杂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