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损伤(参考内科学)
输尿管损伤如何鉴别诊断?
输尿管损伤的诊断方法
输尿管损伤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手术探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腹痛(尤其是侧腹部疼痛)
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
发热(提示感染可能)
尿量减少或无尿(严重损伤时)
2. 体征
腹部压痛(尤其是侧腹部)
腹膜刺激征(提示尿外渗)
腰部肿块(尿性囊肿形成)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血尿(红细胞↑)
白细胞尿(感染时白细胞↑)
2. 血液检查
血肌酐↑(肾功能受损时)
白细胞计数↑(感染时)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肾积水(输尿管梗阻时)
尿性囊肿(尿外渗时)
2. CT尿路造影(CTU)
输尿管断裂或狭窄
尿外渗
肾积水程度评估
3. 逆行尿路造影(RPG)
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
诊断金标准
四、诊断流程总结
高危患者筛查(如盆腔手术后出现血尿或腹痛)
尿液和血液检查(评估肾功能和感染)
影像学检查(超声、CTU或RPG)
必要时手术探查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避免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 影像学检查 是诊断的关键,尤其是CTU和RPG。
🔹 手术探查 是确诊和治疗的最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