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核(参考内科学)
输尿管结核如何鉴别诊断?
输尿管结核的诊断方法
输尿管结核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必要时进行 病理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状)
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
腰痛(单侧或双侧)
发热、盗汗、体重下降(全身症状)
2. 体征
肾区叩击痛
输尿管走行区压痛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
尿抗酸染色:寻找结核杆菌
尿结核菌培养(金标准,但耗时较长)
2. 血液检查
血沉(ESR)↑
C反应蛋白(CRP)↑
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可发现肾积水、输尿管扩张
对输尿管结核的直接诊断价值有限
2. IVU(静脉尿路造影)
典型表现:
输尿管狭窄、僵硬、串珠样改变
肾盂肾盏破坏
优点:直观显示尿路形态
缺点: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 CT/MRI
可显示输尿管壁增厚、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评估肾实质破坏程度
4. 膀胱镜检查
可发现膀胱结核病变
逆行插管造影有助于明确输尿管病变
四、病理学检查
1. 输尿管活检
发现结核性肉芽肿可确诊
操作难度大,临床应用较少
2. 手术标本病理
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五、诊断流程总结
疑似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尿液检查初步筛查
确诊检查:尿结核菌培养、影像学检查
复杂病例:必要时行膀胱镜或病理检查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避免肾功能不可逆损害
🔹 综合评估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结果
🔹 尿结核菌培养 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但需结合其他检查
建议:对于疑似病例,应尽早进行系统检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