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如何鉴别诊断?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方法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内镜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胃食管反流症状:烧心、反酸、胸痛。
吞咽困难:尤其是固体食物。
上腹部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或肩部。
嗳气、腹胀。
2. 严重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
食管狭窄:长期反流导致。
疝囊嵌顿或绞窄:剧烈腹痛、呕吐,需紧急处理。
二、影像学检查
1.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常用)
典型表现:
胃的一部分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
可见“疝囊”影。
优点:无创、直观,可动态观察。
2. 胸部X线
可能发现心后区含气液平面的囊状影。
局限性:对小疝囊敏感性低。
3. CT检查
可清晰显示疝囊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优点:评估并发症(如穿孔、梗阻)。
三、内镜检查(胃镜)
1. 适用情况
评估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反流相关病变。
可疑恶性病变时取活检。
2. 内镜表现
食管胃连接部上移,可见疝囊。
可能伴有食管炎、溃疡等。
四、其他检查
1. 食管测压
评估食管下括约肌功能,辅助诊断。
2. 24小时pH监测
明确反流程度,指导治疗。
五、诊断流程总结
根据症状初步怀疑(反流、胸痛等)。
影像学确认(钡餐或CT)。
内镜评估黏膜损伤。
必要时功能检查(测压、pH监测)。
关键点
🔹 食管裂孔疝常与胃食管反流病共存,需综合评估。
🔹 钡餐造影是首选影像学方法,内镜用于评估黏膜情况。
🔹 并发症(如嵌顿)需紧急处理。
建议:长期反流症状患者应尽早就诊,避免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