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参考内科学)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简介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胆囊急性炎症,属于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由于妊娠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别是孕激素的增加,会导致胆囊排空延迟和胆汁淤积,从而增加胆囊炎的风险。此外,妊娠后期子宫增大压迫胆道系统也可能促进胆囊炎的发生。临床表现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时可出现黄疸。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增高、肝功能异常)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妊娠期间首选)。治疗需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轻度病例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等;严重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早产、流产等严重后果,因此需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