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积血与青光眼(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前房积血与青光眼如何鉴别诊断?
前房积血与青光眼的诊断方法
前房积血(Hyphema)和青光眼(Glaucoma)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眼科检查、影像学评估,必要时进行 眼压监测和实验室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与病史采集
1. 高危因素和常见症状
前房积血:常见于眼外伤、手术并发症、眼部炎症或血液疾病。症状包括 眼痛、视力模糊、眼红、前房内可见血液。
青光眼:可能由前房积血继发(如血影细胞性青光眼),或原发性。症状包括 眼压升高、头痛、恶心、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2. 病史重点
询问 外伤史、眼部手术史、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用药史(如抗凝药物)。
二、眼科检查
1. 裂隙灯检查(关键步骤)
前房积血诊断:直接观察前房内血液,评估 积血量(分级:微量、1/4、1/2、全前房) 和 血液分层。
青光眼评估:检查 角膜水肿、虹膜、前房角,寻找 血细胞阻塞或炎症迹象。
2. 眼压测量(Goldmann压平眼压计或Tonopen)
正常眼压:10-21 mmHg。
青光眼诊断标准:眼压持续 >21 mmHg,伴有 视神经损害或视野缺损。
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眼压急性升高,可能由于 血细胞阻塞小梁网。
3. 前房角镜检查
评估 前房角开放或关闭,检测 血液或色素沉积,帮助区分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
4. 眼底检查
使用 检眼镜 检查 视神经盘(杯盘比增大提示青光眼性损害)。
三、影像学和辅助检查
1.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或眼部B超
用于评估 前房结构、积血程度、睫状体或虹膜病变,尤其在角膜混浊时。
2. 视野检查(Perimetry)
青光眼诊断:检测 特征性视野缺损(如鼻侧阶梯、弓形暗点)。
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量化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辅助青光眼早期诊断。
4.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如 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排除血液疾病或评估出血风险。
炎症标志物:如 C反应蛋白(CRP),如果怀疑炎症性病因。
四、分型和鉴别诊断
类型 | 主要病因 | 诊断要点 |
---|---|---|
创伤性前房积血 | 眼外伤 | 外伤史,前房内血液,可能伴眼压升高 |
自发性前房积血 | 眼部手术、炎症、肿瘤 | 无外伤史,需排除其他病因 |
开角型青光眼 | 原发性或继发性 | 眼压高,前房角开放,视神经损害 |
闭角型青光眼 | 前房角狭窄 | 急性发作,眼痛、头痛,前房角关闭 |
血影细胞性青光眼 | 前房积血继发 | 积血后眼压升高,血影细胞阻塞小梁网 |
五、诊断流程总结
紧急评估:对于急性前房积血,立即测量眼压,防止继发青光眼。
全面眼科检查:裂隙灯、眼压、前房角镜、眼底检查。
影像学辅助:UBM或B超评估结构,视野和OCT评估青光眼损害。
实验室检查:必要时查血,排除系统性病因。
随访监测:前房积血患者需定期复查眼压,以防青光眼并发症。
关键点
🔹 前房积血 是眼科急症,需及时处理以避免 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
🔹 青光眼诊断 依赖于眼压、视神经和视野的综合评估。
🔹 早期干预 可预防视力丧失,建议高危人群(如外伤患者)定期眼科检查。
建议:出现眼痛、视力变化时,立即就医,进行专业眼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