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参考内科学)
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
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是由于贫血导致大脑缺氧,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缺铁性贫血
铁摄入不足:饮食中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等。
铁吸收障碍:如胃切除术后、慢性胃炎等影响铁的吸收。
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导致铁丢失过多。
2.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饮食缺乏:长期素食者易缺乏维生素B12。
吸收障碍:如恶性贫血、肠道疾病等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3. 叶酸缺乏性贫血
饮食缺乏:饮食中缺乏绿叶蔬菜、水果等富含叶酸的食物。
吸收障碍:如肠道疾病、酒精中毒等影响叶酸的吸收。
需求增加:如妊娠、哺乳期等对叶酸的需求增加。
4. 其他类型的贫血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快,导致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
慢性病性贫血:如慢性感染、炎症、肿瘤等导致的贫血。
5. 精神障碍的发生机制
大脑缺氧: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大脑供氧不足,影响神经功能。
神经递质异常:贫血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导致精神症状。
代谢紊乱:贫血可能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