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痔疮)
内痔如何鉴别诊断?
内痔的诊断方法
内痔的诊断主要依据 病史、临床表现 和 肛门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排便习惯:便秘、腹泻、长时间排便。
症状:便血(鲜红色,滴血或喷血)、肛门不适、痔核脱出。
既往史:是否有类似症状、治疗史。
二、临床表现
1. 内痔分期(根据痔核脱出情况)
分期 | 表现 |
---|---|
Ⅰ期 | 便血,痔核不脱出 |
Ⅱ期 | 便血,痔核脱出可自行回纳 |
Ⅲ期 | 痔核脱出需手动回纳 |
Ⅳ期 | 痔核脱出不能回纳,或有血栓形成 |
2. 伴随症状
肛门瘙痒、潮湿。
肛门疼痛(如有血栓形成或嵌顿)。
三、肛门检查
1. 视诊
观察肛门周围是否有痔核脱出、皮肤变化。
2. 指诊
检查肛门括约肌张力,排除其他疾病(如直肠息肉、肿瘤)。
3. 肛门镜检查
直接观察内痔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出血点。
四、鉴别诊断
直肠癌:便血伴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
肛裂:便血伴排便时剧烈疼痛。
直肠息肉:无痛性便血,息肉可触及。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特点。
肛门视诊和指诊,初步评估。
肛门镜检查,确诊内痔。
必要时肠镜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关键点
🔹 早期诊断 可避免并发症(如血栓、嵌顿)。
🔹 肛门镜检查 是确诊内痔的金标准。
🔹 鉴别诊断 非常重要,尤其是排除直肠癌。
建议:有便血、肛门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