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参考内科学)
尿失禁如何鉴别诊断?
尿失禁的诊断方法
尿失禁的诊断需结合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尿液分析,必要时进行 尿动力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1. 症状询问
尿失禁的类型(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溢出性等)
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伴随症状(如尿频、尿急、夜尿等)
2. 相关病史
既往手术史(尤其是盆腔手术)
生育史(多产、难产等)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
二、体格检查
1. 一般检查
腹部检查(排除腹部肿块、膀胱充盈等)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骶髓功能)
2. 妇科/泌尿科检查
盆腔器官脱垂评估
尿道活动度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1. 尿液分析
尿常规(排除感染、血尿等)
尿培养(如有感染迹象)
2. 血液检查
肾功能(评估肾脏功能)
血糖(排除糖尿病)
四、特殊检查
1. 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压力测定(评估膀胱功能)
尿道压力测定(评估尿道功能)
2.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评估残余尿量、膀胱形态)
MRI/CT(必要时排除结构性病变)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采集(明确症状和诱因)
全面体格检查(评估盆腔和神经系统)
基本实验室检查(尿液和血液分析)
必要时特殊检查(尿动力学、影像学)
关键点
🔹 早期诊断 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综合评估 是准确诊断的关键。
🔹 尿动力学检查 是诊断复杂病例的金标准。
建议:出现尿失禁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