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参考外科学)
脑膜炎如何鉴别诊断?
脑膜炎的诊断方法
脑膜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腰椎穿刺(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发热
头痛
颈部僵硬
恶心、呕吐
光敏感
意识改变(如混乱、嗜睡)
2. 特殊体征
Kernig征阳性:患者仰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90度,然后被动伸直膝关节,出现疼痛和抵抗。
Brudzinski征阳性:患者仰卧,被动屈颈时,髋关节和膝关节不自主屈曲。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CBC):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通常升高。
血培养:可能检测到病原体。
2.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外观: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通常浑浊。
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细菌性)或淋巴细胞为主(病毒性)。
葡萄糖:通常降低(细菌性)或正常(病毒性)。
蛋白质:通常升高。
革兰染色和培养:可能检测到病原体。
三、影像学检查
1. 头部CT或MRI
用于排除其他颅内病变(如脑脓肿、肿瘤)。
在腰椎穿刺前,如有颅内压增高的迹象(如视乳头水肿、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应先进行影像学检查。
四、诊断流程总结
根据临床表现怀疑脑膜炎(发热、头痛、颈部僵硬等)。
进行血液检查和腰椎穿刺。
根据脑脊液结果确定病因(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
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尤其是细菌性脑膜炎。
🔹 腰椎穿刺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在颅内压增高时应谨慎。
🔹 脑脊液检查 可帮助区分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
建议:出现脑膜炎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