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贮积症Ⅱ型(汉特综合征,粘多糖病Ⅱ型,粘多糖增多症Ⅱ型,粘多糖贮积病Ⅱ型)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有哪些症状?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I, MPS II),也称为亨特综合征(Hunter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由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S)缺乏引起,导致黏多糖在细胞内积聚,影响多个器官系统。症状通常在幼儿期(2-4岁)开始显现,并逐渐进展。以下是主要症状:
1. 早期症状(儿童期)
面部特征粗犷:头大、前额突出、鼻梁扁平、嘴唇厚、舌头增大。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可能出现矮小症。
关节僵硬和骨骼异常:关节活动受限,爪形手,脊柱侧弯,多发性骨发育不良。
呼吸道问题:反复呼吸道感染、睡眠呼吸暂停、声音嘶哑。
2. 神经系统症状
认知和行为问题: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攻击性或冲动行为。
听力损失: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常见于中耳积液。
视力问题:角膜混浊、视网膜病变、青光眼。
3. 内脏器官受累
心脏问题:心脏瓣膜增厚、心肌病、心力衰竭。
肝脾肿大:腹部膨隆,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
疝气:脐疝或腹股沟疝常见。
4. 晚期症状(青少年至成年期)
进行性神经退化:运动功能丧失、痉挛、癫痫发作。
呼吸衰竭:由于气道阻塞和胸廓畸形,可能导致慢性缺氧。
心血管并发症:动脉高血压、冠心病风险增加。
注意
症状变异性:MPS II有轻重两种形式,重型症状更严重且进展更快,轻型可能症状较轻、进展较慢。
早期诊断关键:通过酶活性检测、基因测试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确诊,及早干预可改善预后。
建议:多学科管理包括酶替代疗法、支持性护理(如物理治疗、呼吸支持)、以及遗传咨询。患者需定期监测心脏、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