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子中毒(参考内科学)
棉子中毒如何鉴别诊断?
棉子中毒的诊断方法
棉子中毒的诊断需结合 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接触史
食用未经充分处理的棉子或其制品(如棉子油)。
职业接触(如棉子加工工人)。
二、临床表现
1. 急性中毒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乏力,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
心血管症状: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2. 慢性中毒
生殖系统损害:男性可出现精子减少、不育;女性可出现月经紊乱。
肝肾功能损害:长期接触可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肝功能:ALT、AST可能升高。
肾功能:BUN、Cr可能升高。
电解质:可能出现低钾血症。
2. 心电图
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3. 其他检查
棉酚检测:血液或尿液中棉酚含量升高。
四、诊断标准
明确的棉子接触史。
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胃肠道、神经系统、心血管症状)。
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肝功能、肾功能异常,心电图改变)。
棉酚检测阳性(确诊依据)。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慢性中毒需长期随访,监测肝肾功能及生殖系统功能。
🔹 预防:避免食用未经充分处理的棉子或其制品,职业接触者需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