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老年性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如何鉴别诊断?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子宫内膜活检(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盆腔炎性疾病史
宫内节育器使用
多次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
性传播感染(如衣原体、淋球菌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2. 常见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
异常子宫出血(如月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
慢性盆腔痛
白带异常(增多、异味)
不孕或反复流产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可能升高,提示炎症。
2. 微生物检查
宫颈分泌物培养或PCR检测:检测病原体如衣原体、淋球菌、厌氧菌。
子宫内膜分泌物检查:通过宫腔镜或活检取样进行培养。
三、影像学检查
1. 经阴道超声
典型表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或可见微小积液。
优点:无创、易操作,适合初步评估。
缺点:特异性较低,不能确诊。
2. 宫腔镜检查(重要辅助手段)
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发现充血、水肿、息肉或粘连。
可同时进行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
四、子宫内膜活检(确诊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疑似慢性子宫内膜炎,但其他检查不明确。
不孕或反复流产患者。
治疗无效或复发 cases。
2. 活检结果评估
组织学特征:浆细胞浸润(关键指标)、间质水肿、纤维化。
免疫组化:CD138染色阳性可确认浆细胞存在。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评估症状和风险因素。
进行超声检查初步筛查。
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感染。
宫腔镜和活检确诊。
关键点
🔹 慢性子宫内膜炎常无症状,易被忽略,需高度警惕高危人群。
🔹 活检是金标准,但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并发症如不孕和慢性疼痛。
建议:有相关症状或风险因素者应及时就医,进行 comprehensive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