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参考内科学)
慢性骨髓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骨髓炎的主要病因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急性骨髓炎未彻底治愈
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感染持续存在,进而发展为慢性骨髓炎。
2. 外伤或手术感染
开放性骨折、穿透伤或骨科手术后,细菌直接侵入骨骼,引起感染。
手术器械或植入物(如钢板、螺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成为感染源。
3. 血源性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皮肤感染、尿路感染)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骨骼。
常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4. 邻近组织感染扩散
邻近软组织的感染(如蜂窝织炎、脓肿)未得到有效控制,扩散至骨骼。
5. 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6. 其他因素
吸烟和营养不良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感染机会。
慢性疾病(如周围血管疾病)影响局部血液供应,降低抗感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