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血吸虫病(泌尿生殖系统裂体吸虫病)
泌尿生殖系血吸虫病如何鉴别诊断?
泌尿生殖系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
泌尿生殖系血吸虫病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病理活检。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血尿(最常见,尤其是终末血尿)
尿频、尿急、尿痛
下腹部或会阴部疼痛
性功能障碍(男性可能出现)
2. 体征
膀胱区压痛
生殖器肿块或溃疡(晚期病例)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显微镜下血尿
尿沉渣中找血吸虫卵(确诊依据)
2. 血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清学检测(如ELISA检测血吸虫抗体)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膀胱壁增厚
膀胱内钙化灶(晚期特征)
2. CT/MRI
评估病变范围(尤其是盆腔器官受累情况)
四、病理活检
1. 适用情况
临床疑似但实验室检查阴性
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时
2. 活检结果
组织中找血吸虫卵(确诊依据)
五、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采集(流行区居住史、疫水接触史)
临床表现评估
实验室检查(尿液、血液)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
必要时病理活检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预防晚期并发症(如膀胱癌、肾功能衰竭)。
🔹 流行区居民 应定期筛查。
🔹 尿沉渣找虫卵 是确诊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