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丛乳头状瘤(参考内科学)
脉络丛乳头状瘤如何鉴别诊断?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方法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晨起加重)。
脑积水:步态不稳、认知功能下降。
局灶性神经症状:取决于肿瘤位置(如肢体无力、感觉异常)。
二、影像学检查
1. CT检查
典型表现:脑室内分叶状肿块,等或稍高密度,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
2. MRI检查
T1WI:等或低信号。
T2WI:高信号。
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可见“桑葚状”或“菜花状”形态。
三、病理学检查(确诊金标准)
组织学特征:乳头状结构,表面被覆单层或假复层立方上皮,间质血管丰富。
免疫组化:CK7、S-100、Vimentin阳性,GFAP通常阴性。
四、鉴别诊断
脉络丛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可侵犯脑实质。
室管膜瘤:多位于第四脑室,GFAP阳性。
脑膜瘤:多位于脑室外,EMA阳性。
五、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评估:颅内压增高症状、脑积水表现。
影像学检查:CT/MRI显示脑室内强化肿块。
病理确诊: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
关键点
🔹 脉络丛乳头状瘤多为良性,但需与恶性脉络丛癌鉴别。
🔹 手术全切 是主要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 长期随访 必要,以监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