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胶性肠病(乳糜泻,非热带性脂肪泻)
麦胶性肠病如何鉴别诊断?
麦胶性肠病的诊断方法
麦胶性肠病(乳糜泻)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小肠活检 和 基因检测。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慢性腹泻
体重下降
腹胀和腹痛
营养不良(如贫血、维生素缺乏)
2. 非典型症状
皮肤病变(如疱疹样皮炎)
骨质疏松
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
二、血清学检测
1. 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tTG-IgA)
首选筛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2. 抗肌内膜抗体(EMA-IgA)
特异性高,但操作复杂。
3. 抗麦胶蛋白抗体(AGA-IgA/IgG)
敏感性较低,现较少使用。
三、小肠活检(金标准)
1. 活检部位
十二指肠第二段或更远端。
2. 病理特征
绒毛萎缩
隐窝增生
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
四、基因检测
1. HLA-DQ2/DQ8检测
几乎所有麦胶性肠病患者携带HLA-DQ2或DQ8基因。
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麦胶性肠病。
五、诊断流程总结
血清学筛查(tTG-IgA或EMA-IgA)。
阳性者行小肠活检。
基因检测(必要时)。
无麸质饮食试验(症状改善支持诊断)。
关键点
🔹 诊断前需保持含麸质饮食,避免假阴性。
🔹 儿童患者 可能仅需血清学检测和基因检测。
🔹 长期随访 评估饮食依从性和并发症。
建议:疑似患者应尽早转诊至消化科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