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充血性胃病)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如何鉴别诊断?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方法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 门静脉压力测定。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
贫血:由于慢性失血。
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
二、内镜检查(主要诊断方法)
1. 胃镜检查
典型表现:
胃黏膜呈蛇皮样改变。
黏膜红斑、糜烂或出血点。
优点:直观、可同时进行止血治疗。
2. 分级(根据严重程度)
轻度:蛇皮样改变,无红斑或糜烂。
中度:蛇皮样改变伴红斑。
重度:蛇皮样改变伴糜烂或出血。
三、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评估门静脉宽度和血流速度。
2. CT/MRI
评估门静脉系统及侧支循环。
四、门静脉压力测定(必要时)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10mmHg提示门静脉高压。
五、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表现评估(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等)。
胃镜检查(确诊主要依据)。
影像学检查(评估门静脉系统)。
必要时门静脉压力测定。
关键点
🔹 胃镜检查 是诊断的金标准。
🔹 门静脉高压 是根本原因,需同时评估肝硬化等基础疾病。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