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泪腺分泌功能减退是怎么回事?
泪腺分泌功能减退的病因
泪腺分泌功能减退,也称为干眼症或泪液分泌不足,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因。
1. 原发性病因
年龄相关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泪腺功能自然衰退,常见于老年人。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泪腺发育异常或功能障碍。
2. 继发性病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导致泪腺和唾液腺炎症和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伴随泪腺受累。
(2)感染和炎症
病毒感染:如HIV、EB病毒等可能影响泪腺功能。
细菌感染:慢性结膜炎或泪腺炎可导致分泌减少。
(3)医源性因素
药物副作用:抗组胺药、抗抑郁药、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激素治疗等可能抑制泪液分泌。
放射治疗:头颈部放疗可能损伤泪腺。
手术:眼部或面部手术可能意外影响泪腺。
(4)环境因素
干燥环境:长期暴露于低湿度、风沙或空调环境中可加剧症状。
屏幕使用过度: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减少眨眼频率,导致泪液蒸发增加。
(5)营养和代谢因素
维生素A缺乏:影响眼表健康,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减少。
糖尿病:高血糖可能损害神经和血管,影响泪腺功能。
(6)神经因素
神经损伤:如面神经麻痹或三叉神经病变,可能中断泪腺的神经支配。
(7)其他
眼睑异常:如睑缘炎或眼睑闭合不全,影响泪液分布。
慢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或肾病可能间接影响泪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