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参考内科学)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是怎么回事?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的病因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是赖特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的一种眼部并发症,赖特综合征是一种反应性关节炎,通常由感染触发,涉及关节、泌尿生殖道和眼部。其病因主要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
1. 感染触发因素
主要病因:赖特综合征通常由某些细菌感染后引发,这些感染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泌尿生殖道感染:如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感染,是常见触发因素,尤其在性传播后。
肠道感染:如志贺菌(Shigella)、沙门菌(Salmonella)、耶尔森菌(Yersinia)或弯曲菌(Campylobacter)感染,通常通过食物或水传播。
这些感染后,细菌抗原或分子模拟机制可能引发交叉反应,攻击自身组织,包括眼部。
2. 免疫和遗传因素
赖特综合征与特定遗传背景密切相关,尤其是HLA-B27基因。
HLA-B27阳性:约80-90%的赖特综合征患者携带HLA-B27基因,该基因增加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性,导致炎症失控。
自身免疫反应:感染后,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T细胞反应,错误地攻击眼部组织(如巩膜),引起巩膜炎。
3. 炎症介质和病理机制
巩膜炎的发生涉及多种炎症因子和细胞浸润。
细胞因子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 (IL) 等,促进炎症和血管损伤。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眼部血管壁,引发补体激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组织破坏。
4. 其他风险因素
性别和年龄:赖特综合征更常见于年轻男性,尤其是20-40岁年龄段。
环境因素:如卫生条件差或性行为,增加感染风险。
先前感染史:有泌尿系或肠道感染史的患者更容易发展成赖特综合征和眼部并发症。
总之,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是感染后免疫反应的结果,涉及遗传易感性(HLA-B27)和炎症机制,导致巩膜炎症和潜在视力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