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衰老性黄斑变性,AMD )
老年性黄斑变性如何鉴别诊断?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诊断方法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诊断需结合 症状评估、眼科检查、影像学技术,必要时进行 眼底血管造影(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年龄≥50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家族史(直系亲属有AMD)
吸烟(显著增加风险)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
种族(白种人风险较高)
2. 常见症状
中心视力模糊或扭曲(如直线变弯)
阅读或识别面部困难
视野中心出现暗点或盲点
色觉减退
二、眼科检查
1. 视力测试
Snellen视力表:评估中心视力下降程度
Amsler网格测试:患者自查,检测视物变形或暗点(居家筛查工具)
2. 裂隙灯和眼底检查
直接检眼镜或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和黄斑区变化
典型表现:
干性AMD:玻璃膜疣(黄色沉积物)、地图样萎缩
湿性AMD:视网膜下出血、渗出、新生血管膜
三、影像学检查
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无创、高分辨率,可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
用于检测:视网膜厚度变化、积液、新生血管
优点:快速、重复性好,用于监测病情进展
2. 眼底血管造影
荧光素血管造影(FA):静脉注射荧光素,评估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金标准)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用于深层血管评估,辅助诊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
缺点:有创,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3. 其他影像技术
自适应光学成像:高分辨率观察细胞水平变化
广角眼底照相:筛查和记录病变范围
四、分型诊断
类型 | 特征 | 诊断要点 |
---|---|---|
干性AMD(非渗出性) | 缓慢进展,占多数 | 玻璃膜疣、地图样萎缩,无新生血管 |
湿性AMD(渗出性) | 快速视力丧失 | 新生血管形成,出血、渗出,OCT/FA确认 |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 | 亚洲人群常见 | ICGA显示息肉样病变,常归类为湿性AMD亚型 |
五、诊断流程总结
症状和风险因素评估(年龄、家族史、吸烟等)
基础眼科检查(视力测试、Amsler网格、眼底观察)
影像学确认(OCT用于结构评估,FA用于血管评估)
分型和严重程度评估,制定治疗计划
关键点
🔹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湿性AMD需紧急治疗以防永久视力丧失。
🔹 干性AMD 目前无治愈方法,但生活方式干预可减缓进展。
🔹 定期随访: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眼科检查,使用Amsler网格自查。
建议:50岁以上人群,尤其有风险因素者,应 定期进行全面的眼科评估 以早期发现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