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骨质疏松如何鉴别诊断?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
骨质疏松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骨密度检测、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 影像学评估。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年龄≥65岁(尤其是女性)
绝经后女性
低体重或体重指数(BMI)低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吸烟、过量饮酒
缺乏运动或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
2. 常见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
身高变矮、驼背
背部疼痛
轻微外伤后骨折(如髋部、脊柱、腕部骨折)
二、骨密度检测(金标准)
1.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
测量部位:腰椎和髋部。
T值:与年轻健康成人骨密度平均值比较。
T值 ≥ -1.0:正常骨密度。
-2.5 < T值 < -1.0:骨量减少。
T值 ≤ -2.5:骨质疏松。
T值 ≤ -2.5 + 骨折:严重骨质疏松。
优点:准确、无创,是诊断和监测的金标准。
缺点:有辐射,但剂量低。
2. 其他影像学方法
定量CT(QCT):可三维评估骨密度,但辐射较高。
超声骨密度检测:常用于筛查,但准确性不如DXA。
三、实验室检查
1. 钙、磷、维生素D水平
血清钙、磷:评估矿物质代谢。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维生素D缺乏(常见于老年人)。
2. 骨转换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
骨吸收标志物:如尿N-端肽(NTX)。
用途:评估骨代谢状态,监测治疗效果。
3. 排除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TSH):排除甲状腺疾病。
肾功能(肌酐):评估肾脏健康。
性激素水平:如雌激素(对女性重要)。
四、临床评估和风险预测
1. FRAX®工具
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输入参数: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既往骨折史、家族史等。
输出: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髋部骨折的概率。
用途:指导治疗决策,尤其当骨密度T值在-1.0到-2.5之间时。
2. 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评估身高 loss(每年 loss >2 cm 提示可能骨折)。
检查脊柱压痛或畸形。
五、诊断标准总结
基于DXA T值:T值 ≤ -2.5 可诊断骨质疏松。
基于脆性骨折:低创伤骨折(如跌倒 from standing height)即使T值 > -2.5,也可诊断。
结合FRAX评分:高风险患者应考虑治疗。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干预可预防骨折,改善生活质量。
🔹 DXA是金标准,但需结合临床评估。
🔹 维生素D补充和钙摄入 是基础预防措施。
建议:老年人,尤其高危人群,应 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 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