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丝虫病(眼丝虫病)
罗阿丝虫病有哪些症状?
罗阿丝虫病(Loiasis)是由罗阿丝虫(Loa loa)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斑虻叮咬传播。症状通常在感染后数月出现,包括:
1. 常见症状
皮下移动性肿块(Calabar肿胀):局部皮肤出现红色、瘙痒、疼痛的肿胀,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常随成虫移动而改变位置。
眼部症状:成虫可能移行至结膜下,引起眼痒、异物感、流泪或暂时性视力模糊,有时可见虫体在眼球表面移动。
全身症状:包括疲劳、发热、头痛和关节痛,尤其在肿胀发作时加重。
2. 严重症状(罕见)
脑膜脑炎:高密度微丝蚴血症可能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意识障碍、癫痫或昏迷。
心脏或肾脏受累:极少数情况下,感染可影响其他器官,但较为少见。
注意
诊断:基于临床症状、血液检查(检测微丝蚴)和流行病学史(如曾前往非洲流行区)。
治疗: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二乙基卡巴嗪,但需谨慎,因高微丝蚴负荷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预防:在流行区使用驱虫剂、穿防护衣物,并避免斑虻叮咬。
建议:如有相关症状或旅行史,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