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大出血(溃疡大出血)
溃疡病大出血是怎么回事?
溃疡病大出血的主要病因
溃疡病大出血是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侵蚀血管导致的严重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因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 消化性溃疡的基础病因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原因,感染后可引起胃黏膜炎症和损伤,增加溃疡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使用: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长期使用可抑制胃黏膜保护机制,导致溃疡形成。
胃酸分泌过多:胃酸过多可直接损伤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促进溃疡发生。
2. 导致溃疡大出血的直接原因
溃疡侵蚀血管:当溃疡深度达到黏膜下层或肌层时,可能侵蚀到较大的血管(如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导致大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如有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或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溃疡部位:胃小弯和十二指肠后壁的溃疡更容易侵蚀较大血管,因此大出血风险更高。
3. 诱发或加重出血的因素
饮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进一步损伤胃黏膜,延缓溃疡愈合,增加出血风险。
应激状态:如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等应激情况下,胃黏膜血流减少,屏障功能受损,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
饮食不当: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刺激溃疡面,诱发出血。
4. 其他少见病因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导致胃酸分泌极度增多,引发顽固性溃疡和出血。
恶性肿瘤:胃癌或淋巴瘤溃疡可能表现为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