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是怎么回事?
抗体免疫缺陷病的主要病因
抗体免疫缺陷病是由于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或数量减少,导致抗体(免疫球蛋白)产生不足或缺陷,从而引起反复感染。其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 原发性抗体免疫缺陷病
这些是遗传性或先天性缺陷,常见病因包括:
(1)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
由BTK基因突变引起,导致B细胞发育受阻,几乎无抗体产生。
主要影响男性,表现为反复细菌感染。
(2)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
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基因(如TACI、BAFF-R突变),导致B细胞分化和抗体产生障碍。
表现为低水平免疫球蛋白和反复感染。
(3)选择性IgA缺乏症
最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IgA水平极低或缺失,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
许多患者无症状,但部分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
(4)高IgM综合征
由CD40L或CD40基因突变引起,导致抗体类别转换缺陷,IgM升高但其他抗体缺乏。
易发生机会性感染。
2. 继发性抗体免疫缺陷病
这些是后天获得性缺陷,常见病因包括:
(1)药物诱导
如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如皮质类固醇)可抑制B细胞功能,减少抗体产生。
(2)感染
HIV感染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破坏CD4+ T细胞,间接影响B细胞和抗体产生。
其他病毒感染(如EB病毒)也可能暂时抑制免疫系统。
(3)恶性肿瘤
如多发性骨髓瘤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癌细胞直接干扰B细胞功能。
(4)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或特定营养素缺乏(如锌、维生素缺乏)可 impair 免疫细胞功能。
(5)其他疾病
如肾病综合征导致免疫球蛋白丢失,或脾切除后抗体产生减少。
3. 风险因素和并发症
遗传因素:家族史增加患病风险。
环境因素:如暴露于毒素或辐射可能诱发缺陷。
若不治疗,可导致严重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