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如何鉴别诊断?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的诊断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R)是一种遗传性眼病,主要影响视网膜血管发育,导致渗出、牵引和视网膜脱离。诊断需结合 家族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和 基因检测。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与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有FEVR家族史的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
儿童或青少年,尤其是出现视力问题者。
早产儿或有视网膜病变风险的个体。
2. 常见症状
视力下降或模糊。
斜视或眼球震颤。
白瞳症(瞳孔区发白)。
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仅在筛查中发现。
二、眼科检查
1. 眼底检查
直接或间接检眼镜检查:观察视网膜周边血管异常,如血管迁曲、渗出、新生血管。
特征性表现: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混浊。
2. 荧光素血管造影(FFA)
金标准检查:显示视网膜血管渗漏、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
优点:高敏感性,可评估病变活动性。
缺点:有创,需注射造影剂。
3.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评估视网膜层次结构,检测黄斑水肿、牵引或脱离。
4. 超声检查
用于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脱离时,评估眼内结构。
三、基因检测
1. 适用情况
确诊或疑似FEVR,尤其有家族史者。
用于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2. 常见突变基因
FZD4、LRP5、NDP、TSPAN12 等,涉及Wnt信号通路。
基因检测可帮助分型和预后评估。
四、鉴别诊断
疾病 | 主要特征 | 鉴别点 |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 早产、低出生体重 | 无家族史,病变多见于后极部 |
Coats病 | 单眼、男性多见 | 无遗传性,血管渗漏更显著 |
视网膜母细胞瘤 | 恶性肿瘤 | 影像学显示肿块,无家族遗传模式 |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询问家族史和症状。
全面眼科检查,包括眼底和FFA。
影像学辅助(OCT、超声)。
基因检测确认突变(可选但推荐)。
排除其他视网膜疾病。
关键点
🔹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可预防视力丧失。
🔹 FFA是核心检查,但需谨慎用于儿童。
🔹 遗传咨询有助于家庭规划和监测。
建议:有FEVR家族史的个体应定期进行眼科筛查,尤其是在儿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