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 > 治疗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参考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怎样治疗?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是由于晶状体位置异常导致眼内压升高的一种继发性青光眼,治疗需针对病因,结合药物、激光或手术干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防止视神经损伤和视力丧失。


一、药物治疗(初始和辅助治疗)

1. 降低眼压药物

  • 前列腺素类似物(如拉坦前列素):增加房水流出,降低眼压。

  • 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减少房水生成。

  •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多佐胺):口服或滴眼液形式,抑制房水产生。

  • α-激动剂(如溴莫尼定):减少房水生成并增加流出。

2. 其他辅助药物

  • 高渗剂(如甘露醇):用于急性眼压升高时,通过静脉注射快速降低眼压。

  • 注意: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完全解决晶状体脱位问题,需结合其他措施。


二、激光治疗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用于缓解瞳孔阻滞,改善房水流动。

  • 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可能辅助降低眼压,但效果有限。

  • 适用性:激光治疗通常作为临时措施或辅助手段。


三、手术治疗(核心治疗)

1. 晶状体摘除术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移除脱位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恢复正常眼内结构。

  • 玻璃体切割术:结合晶状体摘除,处理可能伴随的玻璃体问题。

  • 适应症:适用于晶状体脱位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2. 青光眼手术

  • 小梁切除术:创建新的房水流出通道,降低眼压。

  • 引流阀植入术:如 Ahmed 阀,用于难治性青光眼。

  • 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如 iStent,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病例。


四、病因管理

  • 治疗原发病:如马凡综合征、外伤等导致晶状体脱位的病因需同时管理。

  • 避免诱发因素:如头部创伤、剧烈运动等。


五、术后护理和监测

  • 定期复查:术后需频繁监测眼压、视力和眼底情况,防止并发症。

  • 药物调整: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或停用降眼压药物。

  • 长期随访:即使手术成功,也需终身随访以监测青光眼复发或其他眼部问题。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