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 > 诊断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如何鉴别诊断?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的诊断方法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是由于晶状体肿胀导致前房变浅、房角关闭,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种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眼部检查、影像学评估,以区分其他类型青光眼。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 急性发作: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虹视(看灯光有彩虹圈)。

  • 慢性表现:无症状或轻度不适,逐渐视力下降。

2. 体征

  • 眼压升高:通常 > 21 mmHg,急性发作时可高达 40-60 mmHg。

  • 结膜充血:眼部发红。

  • 角膜水肿:角膜混浊,影响视力。

  •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 前房变浅:房角镜检查可见房角狭窄或关闭。


二、眼部检查

1. 眼压测量

  • 使用 Goldmann 压平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 测量眼压。

  • 急性期眼压显著升高,需紧急处理。

2. 房角镜检查

  • 评估房角状态:可见 房角关闭,由于晶状体前移或肿胀导致。

  • 区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膨胀所致者房角关闭为继发性。

3. 裂隙灯检查

  • 观察 晶状体变化:晶状体混浊(白内障)、厚度增加、前移。

  • 检查 前房深度:变浅,中央前房深度 < 2.5 mm。

  • 评估 虹膜:可能向前膨隆。

4. 眼底检查

  • 观察 视盘:杯盘比增大,视神经萎缩(慢性病例)。

  • 检查 视网膜:排除其他眼底疾病。


三、影像学评估

1.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 高分辨率成像,显示 晶状体位置、厚度、前房深度、房角结构

  • 确认晶状体膨胀导致房角关闭。

  • 优点:无创,提供详细解剖信息。

2. 前节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评估前房角、虹膜和晶状体关系。

  • 量化前房深度和房角宽度。

3. A-scan 超声

  • 测量 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帮助评估晶状体膨胀程度。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 视力检查

  • 评估视力损害程度。

2. 视野检查

  • 检测青光眼性视野缺损,如鼻侧阶梯、弓形暗点。

3. 排除其他原因

  • 血常规、炎症指标:排除葡萄膜炎等炎症性疾病。

  • 病史询问:了解白内障病史、眼部外伤、用药史(如皮质类固醇)。


五、诊断标准

1. 主要标准

  • 眼压升高(> 21 mmHg)。

  • 房角关闭(房角镜检查证实)。

  • 晶状体异常:肿胀、混浊、前移(裂隙灯或 UBM 显示)。

2. 支持证据

  • 前房变浅。

  • 急性症状(如眼痛、虹视)。

  • 视野缺损或视神经损害。


六、鉴别诊断

疾病关键区别点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非晶状体相关,常有解剖异常(如浅前房)。
开角型青光眼房角开放,眼压升高无急性症状。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有炎症表现,如睫状充血、KP(角膜后沉积物)。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或房角有新生血管,常伴糖尿病或视网膜静脉阻塞。

七、诊断流程总结

  1. 病史和症状评估:急性发作或慢性视力下降。

  2. 基本眼部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

  3. 房角镜和影像学检查:UBM 或前节 OCT 确认晶状体膨胀和房角关闭。

  4. 排除其他青光眼类型:通过辅助检查和病史。

  5. 确诊并评估严重程度:结合所有 findings。


关键点

🔹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 是急症,需及时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损伤。
🔹 治疗核心:药物降眼压(如β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必要时手术(如白内障摘除)。
🔹 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逆转部分损害,但延误可能导致永久视力 loss。

建议:有白内障或青光眼风险因素者应定期眼科检查,监测眼压和前房深度。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