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结核并发截瘫(参考外科学)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是怎么回事?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的病因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脊椎骨和椎间盘,导致椎体破坏、脓肿形成或脊柱畸形,进而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主要病因包括结核杆菌感染及其并发症。
1. 结核杆菌感染
原发病因: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通常通过血行播散或淋巴道传播到脊椎。
感染导致椎体骨质破坏、椎间盘受累,形成干酪样坏死和肉芽肿。
若不及时治疗,感染可进展为慢性炎症,增加并发症风险。
2. 椎体破坏和脊柱畸形
椎体塌陷:结核感染导致椎体骨质溶解和破坏,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或塌陷,可能直接压迫脊髓。
脊柱后凸畸形(驼背):多个椎体受累时,脊柱稳定性丧失,形成角状后凸,导致脊髓受牵拉或压迫。
3. 脓肿形成和压迫
椎旁脓肿:结核性炎症产生脓液,积聚在椎体周围,形成冷脓肿,可能向后扩展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硬膜外脓肿:脓肿侵入椎管,直接压迫脊髓,导致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
4. 其他因素
延迟诊断或治疗不当:早期症状不典型,若未及时抗结核治疗,感染进展加剧脊髓压迫风险。
宿主因素:免疫力低下(如HIV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增加结核活动性和严重性,易并发截瘫。
机械因素:脊柱不稳定或轻微外伤可在已有结核病变基础上诱发急性截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