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参考内科学)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如何鉴别诊断?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方法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活检(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局部疼痛(最常见,持续性,夜间加重)
发热(多为低热,也可高热)
神经症状(如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提示脊髓受压)
2. 体征
局部压痛、叩击痛
脊柱活动受限
神经功能缺损(如肌力下降、反射异常)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为主)
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
血培养(阳性率约50%,可明确病原菌)
2. 其他检查
尿常规(排除尿路感染)
结核菌素试验(PPD)(排除结核性脊柱炎)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
早期:可能正常或仅见椎间隙狭窄。
晚期:椎体破坏、椎间隙消失、椎旁脓肿。
2. MRI(首选)
T1加权像:椎体低信号。
T2加权像:椎体高信号,椎旁脓肿。
增强扫描:脓肿壁强化。
3. CT
显示椎体破坏、死骨形成、椎旁软组织肿胀。
4. 核素骨扫描
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
四、活检(确诊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影像学不典型。
需明确病原菌(尤其是血培养阴性时)。
2. 方法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最常用)。
手术活检(如神经症状严重需减压时)。
五、诊断流程总结
疑似病例:根据临床表现(疼痛+发热)和实验室检查(CRP/ESR↑)。
影像学检查:首选MRI,次选CT/X线。
病原学诊断:血培养或活检。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困难,需高度警惕!
🔹 MRI是影像学首选,可早期发现病变。
🔹 活检 是金标准,尤其对于不典型病例。
建议:对于疑似病例,应尽早行MRI检查,必要时活检以明确诊断!